欢迎访问betway必威中文正版人工智能学院!

学校网站 / 招生就业 / 教务系统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新闻公告 党建工作 人才培养 教学科研 必威app安卓版无弹窗 校企合作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必威app安卓版无弹窗>学生活动>正文

人工智能学院开展“探访红色人物,传承红色精神”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9日 11:20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喜迎党的二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递红色精神。人工智能学院“探访红色人物 传承红色精神”寻访实践的志愿者成员们背上行囊,在贾媛媛老师和李婷婷老师的带领下,于2022年7月23日正式开始为期一周的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正式开始前团队的外联组成员们经过对周边村子的详细踩点调研,最终选定将退伍老兵居住较为集中的西安市鄠邑区涝店镇马营村作为开展此次的三下乡活动的目的地。志愿队外联组的志愿者们先和马营村村委书记和各成员多次碰面沟通本次活动的各个流程,确定好可以接受采访的退伍老兵人员,以及各位老兵可接受上门采访的时间。与当地村委会委联系最终确定组织开展采访退役老兵,共同听老兵们讲述党史故事活动的全部流程。

7月23日,“探访红色人物 传承红色精神”寻访实践团的志愿者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走进涝店镇北马营村实践基地,相聚在村委会的办公室内,开始第一位退役老兵的采访。第一个老人名叫郑荣辉,于1969年入伍,初期在新兵营通讯班,平日爱好书法,之后开始做一些收发文件的工作。到入伍第五个年头,转战原武汉战区7249部队(番号43师127团),做了三年空降兵。郑荣辉老人介绍到那时候他很少说话,教导员引导自己如何发言,如何做工作之后,开始慢慢向其他人讲述党课。1971年11月份入党,1975年退伍领了140元抚恤金,因为部队当时的政策到还不够完善,没有分配工作,所以退役伍之后到当地做生产队队长和其他杂工来维持生活。郑荣辉老人认为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的走向未来,告诉志愿者们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重任。

7月24日,志愿队来到共产党员户光荣之家代文礼老人的家里进行第二天的采访。从采访中得知,代文礼老人在1974年底入的伍,在1976年入党于1979年退伍。服役时是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在8970部队担任得陆地后勤兵。代文礼老人称他的遗憾是服役时文化程度不高,很羡慕现在的大学生们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采访中频频鼓励大家要吃苦耐劳,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大学生可以进入兵营历练历练,训练自己的耐力,磨练自己的意志,称入兵营历练对青年朋友们未来的发展和前途是很有帮助的。

7月25日人工智能学院实践队,开始采访的第三位老人郑涛。这位老人于1969年12月8日入伍,在云南的7784部队(工程兵306团),1973年退伍后在1979年入了党,退伍之后老人在企业和乡政府都工作过。老人在业余时间爱好写书,共写很多本字数将近100万的书。老人告诉我们,在他当兵期间发生过很多让他难忘的事,特别是他们一行人在12月的大冬天坐了七天拉牛的火车到了昆明,在新兵连的时候碰上了云南地震;最难忘的人是3营11连的白指导员,带领他们营在坑道补漏中见到了导弹的真身。时间虽已过去很久,他和战友们依旧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说到最后,老人希望广大青年们要不忘过去的苦难辉煌,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担负起建设美好中国的重担,不负明日的宏伟梦。

7月26日,实践队来到了第四位老人的家里,采访毛户户老人。毛户户老人于1969年12月在云南军区服役,服役过程中一直在工兵团,听老人说这就跟现在的火箭军一样。他是1972入党,说在部队入党必须要立功才能入党,也是很不容易的。老人于1975年退伍,后来听说他当时参加的部队已经被撤编。毛户户老人在采访中到说现在信息十分方便,国家也实行了一年两次招兵,就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都体验一下部队的生活。对于他们这些过来人来说,是非常鼓励青年朋友们参军入伍,希望广大青年一定要爱国爱党,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7月27日 实践队来到了第五位老人的家里,采访邓军龙老人。

这位老人1969年12月入伍,在云南的7784部队(工程兵第三军团)服兵役,于1972年入了党,1975年3月退伍,退伍后参加了一次平反,1975年4月回到家乡。退伍之后老人便在乡镇企业工作了二十余年。老人告诉我们,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是一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忘记在军队学到的军事知识,还有很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在当兵期间最难忘的人是当时的团长,团长对人体贴入微,经常和大家谈话。时间已过去很久,当时的部队已经缩编,但是他和战友们依旧经常通电话。采访最后,老人同样希望有志青年都去参军锻炼自己,可以多学习军事知识和技术,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

7月28日,实践队来到了第六位老人的家里,采访最后一位双拥家族的老父亲王力民。他为我们讲述这几十年来儿孙纷纷投身保卫祖国,儿子在高中毕业直接报考军校,1996年考进大学当兵26年,服役于9357空军第一师,多年来一直投身到一线工作中。老父亲提及到儿子三年都没回过家了,第一年因为部队上的事不能回家探亲,到了第二年儿子到石家庄飞行学院帮教准备回家的时候石家庄突然封城,到了今年因为老家西安疫情突然爆发不能回家。孙子在大专毕业后选择了入伍,现服役于93841部队,今年回家告诉爷爷这次回部队就准备转士官,前些日子刚走不久。这位双拥家族的老父亲说的最多的就是叮嘱我们青年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保家卫国。通过老人家对儿子和孙子的经历讲述我们学习到当代青年就应该用知识来伪装自己,随时随地投身到祖国的建设当中去。活动最终,这位老人还为大家亲笔书法题字“博学笃行”以此鼓励青年朋友们。

通过参与本次红色人物探访实践活动,聆听退役老兵们身临其境的故事,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了党史,宣传党史,大家深感重任重大,争做栋梁。明白正是有了军人的存在,我们的社会才会那么平安,一顶军帽,顶的是责任,一身戎装,穿的是庄严,一双军鞋,走的是神圣,一个军人,看的是军魂,担的是使命。作为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先锋团成员更应时刻铭记红色历史,适应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响应着当今时代最迫切的呼唤。






关闭

Copyright © 2013betway必威中文正版-人工智能学院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8号 电话:029-81480189 邮箱:rgznxy1@163.com 邮编:710300
备案号:陕ICP备06002608号陕公网安备:61012502000138号

Baidu
map